秦丝导读:越来越多的关店门事件让服装商们担忧不已,在市场饱和、消费放缓、电商冲击下关店成了许多传统服装店的无奈之举。
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从去年开始许多你曾经常去的服装店已经不复存在或者已经贴着“转让”的告示,商场中的那些你频繁光顾的青年层店面也悄悄关了门。
在市场饱和、消费放缓、电商冲击下关店成了许多传统服装店的无奈之举。关店,或预示着退出市场又或许意味着进行新的探索,无论如何,关店潮的来临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。
服装店纷纷关店,数据惊人
波司登是一家羽绒服生产商,旗下有众多受国人追捧的羽绒服品牌。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企业,在2015年3月31日发布的上一财年财报中显示,零售门店数量减少了5053家,净利润比上一财年减少了81.01%,减少到1.31亿元人民币。
七匹狼是一家专门做男装的服装品牌,成立于1990年,在大小商城中是常见的品牌。据悉,截至到目前为止减少了519家门店,净利润减少为1.11亿元人民币,同比下跌26.28%。
佐丹奴是一家以休闲服饰为主打的品牌,成立于1981年,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。据佐丹奴发布的2014年业绩报告中得知,2014年门店数量减少了190家,利润下降38%,净利润为4.08亿港币。
除此之外,知名女性休闲品牌艾格于2014年减少236个专柜;休闲运动品牌安踏计划在2015年下半年关闭40-140家门店;时尚服装品牌真维斯减少253间店铺;班尼路关闭了388家店铺。
服装店关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,线下服装店业绩受挫,逐渐沦为顾客和线上店的“试衣间”。
红极一时的服装店选择退出的背后
1、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给线下门店带来冲击
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,服装电子商务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优化了服装行业的产业链的同时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,越来越多的人们习惯于在网上购物的体验,逐渐抛弃了实体店购物的模式,这给传统服装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。
另一方面,越来越多的品牌进行了向互联网化的转型,优化了线上和线下两面的服务和体验,使得传统的线下店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。
2、用户消费需求升级,传统方式难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用户需求不断升级,个性化的需求日渐严重,要求服装品牌商不断提供新兴的商品。
传统服装业供应链中创新意识薄弱,产品更新速度慢,不能及时满足用户的增长性需求。在传统的供应链中有交货日期不固定、产品更新速度慢、产品生产周期长等痛点。
3、竞争激烈,成本增加
中国服装市场行业趋于饱和,不同品牌产品差异不明显,产品同质化,对于线下门店来说来自电商品牌、线下同种品牌的竞争非常激烈。此外,产品物料成本、人力成本、门店成本日趋增长,产品利润被压缩,库存增加导致服装店处境严峻,关店频频。
4、没有良好的技术支持,对用户需求不够重视
传统的门店由于技术支持缺乏,没有形成健全的会员体系,虽然门店设有会员机制,但并没有形成对会员数据的有效利用,无法跟踪用户需求和习惯,也就不存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地开发新产品。
此外,传统服装企业只是依靠产品的畅销程度为依据进行新品的开发,并没有考虑用户需求的问题。
如何摆脱关店噩耗?
1、发力线上,布局全渠道销售模式
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已经逐渐养成了“懒人习惯”,习惯于在PC或者移动端上选择、购物商品,这就自然而然地导致了线下实体店的顾客量减少、订单数减少的情况。
所以,线下实体店的转型首先要完善销售渠道,建立线上商城,能够满足线上用户的需求,从线上拉回流失的用户。线上和线下共同发展,布局全渠道的销售模式,线上线下优势互补,共赢发展。
2、完善信息化系统,有效管理用户
传统的服装店都设有会员机制,但传统的会员机制没有形成完善的会员系统,只是把会员信息记录下来,偶然发条提醒短信,并不能起到黏住用户引流用户的作用。
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下,店铺可以通过设置信息系统记录用户数据,跟踪用户消费习惯,通过分析用户消费频次来定制更准确的营销方法。也可以通过接入第三方支付平台,利用互联网本身的特性去形成一套有效的信息系统。
3、协同供应链,解决库存和缺货问题
服装行业最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应该是缺货和库存这两个极端的问题,解决这两个问题是要协同供应链,其中包括生产体系,物流和分销体系。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化的供应链系统,连接供应链全程,将产品信息,物流信息,销售信息数据化,有效解决库存和缺货的问题。
4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开发产品
随着社会的发展早已经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,消费者的需求也不断提高,只有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才可能在竞争中存活。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,研发新产品。
服装店关店潮引出的是传统服装行业的现状和转型需求,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,转型是传统服装企业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,然而互联网只是作为一种销售模式和渠道,完善了以往的渠道和资源,不能盲目地放大其作用。
丰富线上资源的同时也好充分做好线下门店的服务,线上线下同时发力,加速转型,在互联网大潮中继续前行。